推广 热搜: 台湾  湖北  贵州  菠菜  土豆  供应  白菜  南京  甘肃  葡萄 

中国智慧农业的拐点

   日期:2021-09-02     来源:ZAKER    浏览:40    评论:0    
核心提示: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基于 10 多亿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逻辑,已经临近拐点。 过往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主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基于 10 多亿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逻辑,已经临近拐点。

       过往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改革开放体系下的劳动力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这期间,中国公司主要利用了国际比较优势以及融入全球化分工的历史机遇发展壮大,根据经济学模型,该模式可归为特定时期的套利式发展。

而在未来几十年的时期,由于劳动力和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用递减,经济增长需要基础研究、技术创兴、以及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等生产要素加以衔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拐点之际,落实到具体产业的发展,互联网、信息化等技术已经深入渗透服务业以及其他第三产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正在渗入及改造工业等第二产业,而农业的 " 智慧化 " 亦处于不断深化之中。

认同农业,扎根乡村,帮助农民迈入数据智能时代,是智慧农业的重要使命,也是我国经济长稳发展的必然路径。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科技公司投身于这一时期的农业转型之中,帮助传统农业突破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生产到零售链路脱节等诸多瓶颈问题。

很大程度上,我国智慧农业攻坚战的成果,最终将影响着未来我国经济的质量。当基础研究、科技、以及企业家精神等生产要素都融入乡间田地,传输先进技术、优化农产业结构、做大绿色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作实共同富裕,最终帮助第一产业与整体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实现均衡增长。

01

拐点:智慧农业变革时刻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在 2019 年提到,中国已经进入了 " 刘易斯拐点 "。在刘易斯拐点时刻,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会不断被现代部门的增长所吸纳,直至出现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续上涨的现象,未来经济增长主要靠改革和创新驱动。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路径,未来经济发展在由刘易斯时刻向新古典增长阶段转变的过程中,城乡二元体系的经济结构必须得到调整,乡村经济、农产业亟待改革创新。

之所以是农业需要创新,原因在于过去资本与第二三产业主导的经济发展是天然具备顺周期惯性,这将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带来城乡二元体系分化。而乡村、农业经济发展长度还不高,具备在刘易斯拐点时刻逆周期调节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业的传统特征仍明显,从几个方面可以体现:

一是农业从业者的平均年龄在 50 岁以上,60 岁的农民占比可能超过 15%,缺少年轻血液;

二是农业产业链较短,种植养殖环节(产前)占据大头,农业粗加工、深加工、食品包装(半加工食品、轻食、熟食等)、产供销、农贸一体化等产中、产后环节的工业化和产业化程度偏低;

三是农业从业者大多集中产前领域,产中、产后领域从业人员占比小;

四是种植环节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处境。整体表现为,农业生产总值占比较小,农业从业者收入低,农业劳动力紧缺。 

图:农业增长与就业结转换,来源:网络

  

在逆周期调控中,做大农业产值、提高农民收入、引导部分年轻人 " 务农 " 就成为修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化的有力措施。这其中,智慧农业是现阶段农业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

实际上,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的生产,所得产出品直接流入城镇经济体系内运转。而智慧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用技术赋能使产业链大为延展,形成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的体系。

顾名思义,智慧农业的核心内容在于智慧——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农业的结合,在提高种植环节生产效率与产出值的同时,释放劳动力至产中、产后环节。引导资本下乡,做大农业产中、产后链条,实现农产品整体附加值的提高。

这些农业供给侧调整将会带动部分青年劳动力的回流,最终拉动农业从业者的整体收入水平,形成农村产业资本、劳动力、收入的良性循环,也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环节。

02

经验:以色列、荷兰、美国

正所谓 " 农业行进一小步,国家开展一大步 ",我国智慧农业的落地蓝图可以借鉴国际经验里的具体路径。

在发达国家中,以色列、荷兰、美国是极具参考的农业成熟国家,他们的特点也很突出,分别对应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

以色列作为自然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农业出口国的故事就不在赘述,其核心痛点及特点都集中在农业产前领域,也就是生产种植方式上的创新。

  

图:滴灌示意图,来源:网络

现代滴灌系统的创造国就是以色列,除了广为流传的滴灌、微灌之外,其农业科技已延伸到高分辨率影像——无人机、飞机和卫星等——来诊断农业问题,并用新型温室材料的应用,智能采摘机器人等提高农业产前领域的效率。

成果也较为显著,以色列可以生产本国所需粮食的 95%,且农业工人只占 3.7%。其农业生产种植效率高,产前劳动率释放大,是国内产前农业发展可以参考的蓝本。

荷兰同样是 " 小农大国 ",凭借人均耕地不足 2 亩的自然条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其农业特点是发达的农村合作社体系。

其农业合作社有两大功能,一是选品,挖掘优质安全且商业价值高的农产品,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生产资料和销售渠道的支持;二是做大农业产中环节,并且用一套全面的产业链经济激励机制,让农民能够通过与合作社的交易量的利润返还,分享选品、仓储、加工、包装等产中环节的附加值增长,做大农业市场空间,调动农民参与产中环节的积极性。而这对当前中国的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产业链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特点是科技信息化的全产业链渗透,及较为发达的电商系统。

  

图:美国智慧农业示意,来源:网络

首先生产及经营环节借助于农业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实现农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生产流程——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获预期——的数据共享及智能决策;

第二是流通环节借助农业电子商务不断改造升级,2007 年,美国大、中、小型农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达 85%、75%、64.3% 以上,农业电子商务成熟,为生产者到需求者提供了网上直销渠道;

第三是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政策,美国有 100 多个信息收集处,每天汇总分析并发布全美各类农业信息,大量农业基础数据都是公开资源。

相较以色列、荷兰、美国的农业形态及特点,对于我国农业的智慧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在政策补贴的同时,还需要社会各层力量参与进来。其中,大型企业、科技公司的外部性带动十分必要,通过建立一套合理商业逻辑的利益共享机制,一方面可以将现有的科技成果引入田间,提高农业产前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引领城镇资本进入乡村,健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改造农村经济结构和形态。

03

实践:"AI 草莓 " 的探索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大薄弱环节是农业中低产田占比高。2014 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 70%,这一比例至今并没有较大改善。其中农业低产田有 4 亿亩,占耕地面积的 22%。

例如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稻谷、玉米)亩均净利润从 2016 年以来持续为负,2019 年农业劳均产值仅相当于以色列的 4%、美国的 5%、欧盟的 15%、日本的 17%。

图:三大粮食作物的平均成本收益,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刊

  

图:2019 年世界主要国家 / 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情况,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刊

当然,较低的农业劳均产值亦是机会,若智慧化转型做的好将释放巨大的价值。

但 " 万事开头难 ",智慧农业的真正项目落地可能并不是几台科技设备、智能装置、传感器、摄像头、路由器、以及 " 实验室 " 算法的简单组合,摸索这其中的门道,需要产学研界以及国内外农业实践者的共同探索。

近年来,从农业起家的拼多多在智慧农业的探索,具备样本意义。

2021 年 8 月,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共同开启了第二届 "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 ",并且延续去年第一节大赛的方式,邀约全球青年农业科研团队利用前沿的营养科学、精准农业等技术,挑战在 6 个月内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番茄,并由专家人员对关键营养元素指标进行考核。 

图:智能种植设备,来源:网络

去年的多多农研大赛的挑战农作物是草莓,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指导下,来自荷兰、比利时等全球 17 支农业科研团队共同探索通过 AI 的方式种草莓,最终由 4 支 AI 团队与 4 支顶尖种植高手组成的农人队伍对阵,考核围绕草莓的产量、品质、投入产出比等指标进行考核。结果是:除了甜度,AI 生产方式与传统种植相差 5.24%。AI 组的草莓产量平均值高于传统农人组平均值 196.32%,投入产出比的平均值高出传统农人组平均值 75.51%。

第一届多多农研大赛的部分成果已在 " 试水 " 商业化运营,并取得而一定的成绩。

昆明滇池古莲村的草莓种植户老张,就为自家的草莓大棚装上一套自动化施肥和种植决策系统,合作商就来自于首届 "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 " 中获得二等奖的智多莓公司。在接入数字化农业服务工作站后,每株草莓一年付 0.3 元的服务费,从去年 10 月到今年五一种植季结束,老张比去年多赚了三四万元,而且还节省了将近 4000 元的肥料成本,可谓是 " 效率、效益 " 双丰收。

而在农业产后环节中,拼多多一贯的农产品线上平台的属性与美国成熟的农业电商极为相似,拼多多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交易量近两年成翻倍增长,2019 年和 2020 年交易额分别约为 1300 亿元和 2700 亿元。2021 上半年,其农副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 430%,其中订单数量超过 10 万的农产品超过 4000 款,品类数量同比翻近 5 倍。

拼多多作为最大在线农产品交易平台,其扎根农业的发展战略清晰稳固。

04

扎根:" 脱了鞋下乡 "

《礼记 · 大学》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言以蔽之,就是 " 先内圣,后外王 "。

在这种认知观念中,拼多多对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农商业的理解不可谓不深入。涉农、助农、做农、靠农早已成为拼多多未来发展的一系列 " 明牌 " 动作。

  

图:多多农研大赛一角,来源:网络

2021Q2 财报,拼多多实现了财务盈利,净利润 41.25 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为 7720 万元;同时其营收 230 亿元,同比增长 89%;在活跃用户约 8.5 亿的基础上,增速依然亮眼,这蕴含着农商业的潜力,亦是拼多多未来持续发展的引擎。

为此,拼多多董事会通过了 " 百亿农研 " 项目,由公司 CEO 陈磊牵头设立 100 亿元农业科技专项基金,Q2 全部利润及以后几个季度可能有的利润,均将优先投入至该项目,直至满足 100 亿总额。项目旨在将技术赋能于农业,做高农产效益,做大农产业价值,而非以商业目的为主要考量的下一个发展重心。

在后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发展需要转轨,由原先依靠人口红利和资源禀赋的套利式发展模式转为面向全生产要素的创新式发展。

就农业而言,过往的涉农商业模式,过于依赖农村农业低成本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与城镇商业高附加值链条和居民消费支出的价值差获利发展,这显然是一种阶段性的失衡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时代的发展理念。

更加顺应时代的农业发展理念,需要更多科技企业 " 脱掉西装外套和皮鞋 " 融入乡村,引入科技生产力、知识创新、产业资本来共同做大农业经济,实现更长远的发展以及共同富裕。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招商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