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台湾  湖北  贵州  菠菜  土豆  供应  白菜  南京  甘肃  葡萄 

职场生活压力加剧 80后自嘲患上“初老症”

   日期:2012-11-04     浏览:903    评论:0    
核心提示: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越来越多的走上职场的80后们觉得,以前可以唱KTV到天亮,现在只要熬上一夜,就会累一个礼拜。越近的事情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越来越多的走上职场的80后们觉得,“以前可以唱KTV到天亮,现在只要熬上一夜,就会累一个礼拜。”“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久以前的事情反而越记得。”“以前烦恼青春痘,现在烦恼小细纹”…… 

  这些原本只应该出现在上了年纪的人身上的症状,如今成了众多30岁左右白领的共同特点,被时下的80后自嘲为“初老症”。它原本是去年台湾一部偶像剧创造的新词,大意是说年纪轻轻就有了衰老的征兆,有好事者总结了“初老症”的50条症状,没想到借助网络迅速在30岁左右的人群中引发共鸣。 

  30岁,正是人生最绚丽的时光,怎么就“初老”了呢?是年轻人“为赋新诗强说老”的矫情?是而立之年对压力的纾解反应?抑或是80后走向成熟前的阵痛——初老,成为这个时代赋予80后的一种文化胎记。 

  压力加剧, 感觉人未老身先衰

  刚过32岁生日的丁伟明对比“初老症”50条后,连呼“中枪了!”他感慨,80%的症状自己都有,特别是“看电视剧半个小时就睡着”。 

  丁伟明是一家外资公司项目经理,总部在北京,他却要跟着项目满天飞。长期出差和经常“夜宴”,让30才出头的他总是带着黑黑的眼圈,与记者聊时,哈欠连天,而且总是下意识地看手机。他说自己已有幻听症,总觉得手机响了,但一看,没响! 

  他说自己最大的感觉是疲惫:“昨夜陪客户喝酒到夜里10点,然后打牌到凌晨3点,早上8点去机场接另一位客户。”他感慨这样的生活迟早要了他的命。其实不止是他,和他年纪相仿的项目经理,几乎没有身体好的。他说,这种用糟蹋身体换来的所谓成功,将来会一股脑地全部报复给他的身体,但他又不敢放弃这份工作,“因为还要挣更多的钱为自己的健康埋单”。 

  3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事业上和家庭里开始扮演“担当”的角色。在单位,他们是被领导寄予希望的一群,未来有无限可能性,竞争的压力也大;在家里,他们或许刚刚买了房,刚刚结了婚,刚刚有了小孩,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与日俱增。“压力山大”,让他们常常有一种人未老心已衰的疲惫。 

  1979年出生的图书公司副总邢海燕,几乎每个周末都加班,直到33岁的她已成了“剩女”,才意识到工作已经严重侵占了她的生活。她很羡慕周围过着朝九晚五生活的朋友——至少她们还有时间去谈恋爱,去感受生活,对她而言,“生活在别处”! 

  当“生活”远离生活的时候,工作就成了她唯一的生活。邢海燕说,为了和同龄人竞争这个职位,她需要拿出超人的业绩,牺牲几乎所有的周末来与作者交流书稿,与设计师探讨新书封面,到印刷厂监督质量。身材娇小的她看上去有一种超越年纪的成熟与沧桑。 

  曾被称为“小皇帝”的这一代,走上社会后,不堪承受生活之重。 

  张流是南京的新媒体编辑,刚为人父,几年前贷款在江宁买下一处90平方米的房子。他和爱人的单位都在新街口,上班远,只好又分期付款买了辆伊兰特。孩子出生了,要喝进口奶粉,买尿布,还要为孩子攒幼儿园、小学的赞助费,乡下的父母身体又不好,看病也要花钱。张流说,从没觉得这样地缺钱,“80后这一代,小时候没过过苦日子,现在却要面对高房价、高物价”,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 

  与生活、工作上的重压相比,“人情”与“关系”也让他们困惑。怎么和上司处好关系,怎么和同事保持既竞争又友好的关系,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他们无暇也没有心情欣赏身边风景,只有勇往直前,去挣钱,去打拼,去升迁,在最好的年华里却感到身心俱疲,于是便有了“人生初老”的感慨。 

  南京审计学院心理辅导中心蔡志勇主任认为,“初老”的感觉从心理层面分析,来源于压力,包括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等,这种压力往往是社会和时代造成的,很多时候,作为个体可能无能为力。不过,有些压力也是自己强加的,比如过分追逐所谓的“成功”,过分在乎外界所谓的“认同”,等等。这个时候,如果能更从容地看待人生,少些追逐,多些自我认定,“初老”症状也许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追逐流行,感觉自己OUT了 

  彭文旭是舜天集团旗下旅行社的导游,尽管她指甲涂成酷酷的黑色,绿色的裤子下配一双扎眼的红鞋子,但时尚的她还是慨叹自己老了,“KTV热门点播排行榜的歌曲完全不会唱”,走在路上,还常常不幸被一群中学生喊“阿姨”,这让她陡然明白:自己已走到青春的尾巴尖儿上了。 

  彭文旭说,不久前和闺蜜们到KTV去唱“当前流行”,结果大多数歌都不会唱,要知道她在大学时可是出了名的麦霸。她感慨自己已赶不上时尚的趟了,现在歌厅的歌单几个月一换,而自己的工作忙起来几乎整天整天地加班,落伍也就难免了。“别说唱歌了,与朋友们聚在一起吃顿饭,也是一推再推。”她说。 

  在南航社会学副教授张杰看来,初老症50条,不仅仅是对当下30岁左右人群生理和心理特征的集中白描,更是对当下社会乃至这个时代的剪影和特写。他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在急匆匆追赶,在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前,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在加速老去。 

  “昨天,你可能还在为自己学会了开博客而欣喜,一夜之间,微博流行,你OUT了;昨天,你还在为自己弄懂了什么是小清新而庆幸,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在说着屌丝……”网友JOYTOY在她的博客里发完这些牢骚后得出结论,“我已经老了,看不懂他们说的话!”继而她调侃道:“我难道不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怎么这么快就到了西山的那边?世界昨天还是我的,今天却是你的了,可到明天是谁的,谁也不知道——这究竟是谁的时代?” 

  与她有着同感的,还有27岁的周海峰,这位工作近4年的广告公司策划,刚入行时曾自诩为站在时尚前沿的人,如今却慨叹“摸不准流行的脉搏了”。 

  他说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几乎天天都有学平面设计的新人来报到,前几年感觉还能和这些大学生对话,可现在,才过去三四年,他与刚入行的新人之间已有严重代沟。他说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为一个新楼盘设计的平面广告,“新人”给广告中每个住户的脸上都加上了一副没有镜片的黑框眼镜,画中年轻女人无一例外都平胸,穿着中性的服装。他苦笑着对记者说:“这个楼盘主打的是青年才俊、精英社区。我不明白,这无框眼镜和模糊性别究竟是什么才俊和精英!”他有些颓丧地说,以前人们说20年一个代沟,后来说10年,再后来是5年,现在基本上可以断定3年就有一个不可逾越的代沟。面对让他看不懂的“小孩子儿”, 周海峰开始疑惑:“我是不是真的老了?”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初老症,张杰分析,一方面是中国老龄社会加速来临,老人社会的特征开始蔓延;另一方面则是人们疲于应付不断更新的新时尚、新名词、新知识乃至新思维,当你还没有完全弄明白某一新事物的时候,更新的时尚已迅速替代了旧时尚,于是乎,人人纷纷“老”去,成了新知识淘汰的“初老”一代。 

  走向成熟,感觉“初老”其实精彩 

  在90后眼中,80后感慨的“初老”却另有一番解释:那其实是80后“初步获得老资格”换了一种说法,是哥哥姐姐们向职场的弟弟妹妹们炫耀一种经验和资历,“初老”的人生其实很精彩。 

  刚到一家网络媒体工作的小董1990年出生,他身边不乏“初老”的学长。有时,他们常常会把一些小新闻让给小董去做:“我们老了,跑不动了,年轻人,你去吧。”小董觉得前辈和师兄们口中的“老”,更多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是在工作上“摆老资格”,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有丰富成熟的职场经验,有更从容的心态,在更为年轻的新人面前,他们有资格说自己“老”了。 

  70后又是怎样看待这批80后“初老”者?在省级机关工作人员孙先生看来,30出头就谈“老”,实在有些矫情,有点“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意味。孙先生回忆毕业后的几年期间,大学同学一聚会,话题就是以前在学校如何如何,“这样的怀旧,一怀就是十年,也算是一种初老症状吧。可当真步入中年,再聚会反而不怀旧了,孩子上学、换房换车等现实话题替代了怀旧。” 

  60后、50后听到“初老”这个新名词,第一反应是茫然:什么是“初老”?年纪轻轻凭什么老了!“这世道真怪了,年轻人喊自己老了,而老年人却都说自己年轻呢——80岁的人称自己只有40多岁!‘老’和‘年轻’,其实只是一种心态。”退休干部龚先生说。 

  “初老”之所以受关注,恰恰是因为初老者其实并不老,在压力下初现老态的年轻人从另一面展示了他们的成熟——不会唱KTV的新歌,那意味着不再盲目跟风;看电视半小时就睡着,意味着他们要合理安排时间,开始养生;认识新朋友的速度与几率逐渐钝化,意味着在多种感情之间,他们首先想到亲情……正如微博上流行的另一段文字所说,成熟的标志意味着不再用哭闹来解决问题,意味着重视身边的朋友、让周围的人快乐,意味着宁愿远离自己想接近的人,也不接近自己想远离的人,意味着在得失方面变得大度并学着尊重每个人,意味着淡忘仇恨并自信地生活……从另一方面解读“初老”,我们便能获得很多积极的意义。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招商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